一、制定背景
近年來,科技創新平臺作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載體,在集聚創新要素和資源,培育創新型企業,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科技創新與技術支撐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也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注入新動力。為落實國家和自治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平臺和載體建設,支撐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吸引高層次人才,我市需要根據國家、自治區關于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和載體建設的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出臺相關政策。
二、制定依據
為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和載體建設實施辦法的通知》(桂政辦〔2016〕116號)、《中共百色市委員會 百色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定》(百發〔2018〕11號)精神,進一步加強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和載體建設,充分發揮其在支撐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吸引高層次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定《百色市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和載體建設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
三、主要內容
(一)加快建設新型產業技術研發機構。共有10條,主要是貫徹落實自治區加快建設新型產業技術研發機構的政策及管理措施,明確了新型產業技術研發機構的定位和“民辦官助、管投分離、獨立運作”的運行模式,明確了新型產業技術研發機構主要為企業提供合同科研、技術轉移、公共服務以及整套技術解決方案的服務方向。第七條提出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員攜帶科技成果到新型產業技術研發機構兼職開展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創辦衍生企業,以進一步激發科技人員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打造高水平創新研發平臺。共有2條,主要內容是優化整合各類創新研發平臺,建立新的市創新研發平臺資助體系,分為應用基礎研究、應用開發和高端智庫三類,并明確定位。
(三)大力推進創新型市縣鎮建設。共有4條,主要內容有:第十四條在充分吸納縣(市、區)意見的基礎上,提出5個創新型試點縣建設目標,結合自治區“特色小鎮”創建工作,培育5個創新小鎮建設。第十五條至第十七條主要是貫徹落實自治區創新型市縣鎮建設的導向性政策。
(四)強化創新型功能區建設。共有7條,主要內容有:第十八條提出我市高新區建設的方向、目標及空間布局。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一條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了高新區享受的財稅優惠措施、用地指標、管理權限和智能的政策和措施。第二十二條至第二十四條主要是貫徹落實自治區建設大學科技園的政策和措施。
(五)附則。共有2個小節,主要是組織實施單位、解釋單位及時效性說明。
四、主要特點
(一)注重自治區精神與我市實際結合。
在充分考慮我市實際情況,結合我市科技創新平臺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把自治區文件的建設內容、扶持措施等貫穿于《實施辦法》,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市科技創新平臺和載體建設的行動指南。
(二)注重責任分解與責任清單相結合。
為保障相關工作有序推進,《實施辦法》明確各條措施的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將相關工作逐條分解到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