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離不開科技支撐,復工復產也需要注入強大科技動力??萍紕撔率峭苿訌凸彤a、保障經濟平穩運行、做好“六穩”工作的重要支撐保障。
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人們通過“云復工”、智慧物流等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已經見證了科技具有的神奇力量。日前,科技部進一步發布《關于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必將再次以科技的力量為復工復產提速加油。
好政策為科技發力托底??萍紕撔轮凸彤a、推動生產與社會發展,需要以科技政策為依托,需要通過科技政策來實現??萍疾堪l布的《關于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涵蓋9個方面共18條舉措,明確提出要突出科技工作著力點、要強化目標導向,啟動實施“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行動等,這樣針對性強的硬舉措,為疫情中的科技企業發展撐了腰,反過來科技成果又能為其他企業和行業打通復工復產的難點和堵點,這樣復工復產就有了“加速度”,經濟受到疫情的影響就能降低。
新技術讓科技發力有底。疫情是前所未有的一次挑戰,但是諸多新技術和“黑科技”的出現,一定程度上也讓挑戰變為了機遇。眼下正值春耕時節,很多農民一部手機在手,就實現了農情監測、農田管理,種田正因科技變得智慧。因為疫情的影響,“非接觸”成為普遍的需求,于是機器人加入到了物流行業,辦公由“面對面”變成了“屏對屏”,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因為科技的力量變成了現實。正是因為新技術的涌現,正是因為中國科技創新的發展,疫情下的復工復產不再是困難重重,而是有了更加高效且安全可行的路徑。
科技強保經濟發展前行??萍紡?,百業興。最簡單的一點,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必然要有人員的流動,如果不能有效地監測流動人員,疫情防控的風險勢必就會加大?,F在因為科技的力量,人人都有了自己的健康碼,而且健康碼由“一碼歸一碼”變為“一碼行天下”,人員的流動不受影響,疫情監控也可追溯,這就為復工復產創造了有利條件。按照“周期短、見效快、程序簡捷規范”的原則,通過重點研發計劃快速啟動實施一批技術創新項目,以科技創新解決制約各行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必然能有力有效對沖疫情影響,推動經濟繼續穩步前行。
推動復工復產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不可或缺的動力。把科技創新的力量用好用足,不斷為復工復產提速加油,完成全年經濟發展的目標任務,不僅值得期待,而且一定會順利實現?。戏骄W高永維)